2025澜沧江—湄公河地方政府合作论坛暨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在云南大理成功举办
1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澜沧江—湄公河地方政府合作论坛暨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在大理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以“地方赋能新机遇 江河同心筑未来”为主题,来自云南、北京、山西、辽宁、上海、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等中方13个省区市和湄公河五国的17个省市的政府、经贸、企业、文化、旅游、媒体等领域共200余名代表出席。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老挝南塔省委书记万沙瓦·西潘敦,越南宣光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潘辉玉,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副国务秘书金比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公参赵承刚作专题发言。云南省副省长徐浩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秘书长吉拥军、泰国曼谷市政府副常务秘书勒特拉克、缅甸仰光省政府资源部部长佐温等澜湄地方政府负责人,以及湄公河五国驻昆总领事等使领馆代表出席论坛有关活动。
(左上:王宁书记致辞;右上:杨万明会长致辞;左下:万沙瓦·西潘敦书记致辞;中下:潘辉玉主席致辞;右下:金比农副国务秘书致辞)
王宁表示,澜湄六国,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在习近平主席和各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澜湄合作历经10年耕耘,已成为一条共享机遇的黄金纽带、共护生态的绿色纽带、共筑幸福的民心纽带,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枝繁叶茂、地方合作硕果累累。云南将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弘扬澜湄精神,加强地方交流,与各国地方坚持互利共赢,深挖贸易投资、跨境产能、数字经济等合作潜力,打造中老铁路共享发展样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拓展新能源、生物经济等合作空间,打造澜湄流域绿色发展样板;坚持睦邻友好,丰富文化、减贫、青年等合作内涵,打造沿边睦邻安邻富邻发展样板,为开启澜湄合作新的金色10年贡献力量。
杨万明表示,今年澜湄合作迎来黄金10年。在习近平主席关于加强澜湄合作的重要指示下,中国和湄公河五国以“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澜湄精神,携手构建了“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的合作框架。澜湄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创办5年来,为拓展地方合作、深化人民友谊、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作出积极贡献。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强调中国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致力于同包括湄公河五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中国人民对外好协会愿与各方一道,坚守初心,为澜湄命运共同体固本强基;坚持创新,为澜湄国家地方合作提质增效;坚韧纽带,让澜湄各国民众亲上加亲,共同搭建更多民间交往、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青少年友好的桥梁,为加快构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万沙瓦·西潘敦表示,澜湄合作厚植于六国深厚友谊,是由流域国家创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区域合作机制,历经10年耕耘,合作成果丰硕。六国认真落实领导人重要共识,拿出"推土机"精神,秉承澜湄精神,弘扬澜湄文化,推进三大支柱、五大优先领域合作,创造了澜湄速度。本次论坛为澜湄六国地方政府搭建了互学互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塔省作为老挝面向中国及东盟门户,将继续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中国地方政府间的学习交流,携手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潘辉玉表示,地方政府不仅是国家间合作愿景的直接践行者,也是将国家层面协议转化为具体、务实、惠民项目的推动者。本次论坛主题既深刻体现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团结共享、和谐发展的精神风貌,也彰显地方政府发挥的关键作用。当前,全球面临诸多挑战,流域各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加强协作。宣光省愿扩大与澜湄各国地方政府在经贸、旅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和经验交流,深化相互了解,增进人民友好,携手构建团结友好、共享繁荣的澜湄命运共同体。
金比农表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更是国家间交往的桥梁,澜湄六国文明在数千年的交往中沉淀下共通的文化基因,构成多元共生的文化图景。在全球化与技术变革飞速发展的今天,保护与振兴文化遗产的意义愈发凸显。地方政府在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期待六国地方政府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人文交流,打造更多务实合作平台,为增进澜湄国家民众相知相亲,推动区域团结、和平与繁荣发挥更大作用。
赵承刚总结回顾了澜湄合作机制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并表示,近年来流域各国地方政府参与澜湄合作的热情持续提升、渠道日益拓展、成果不断显现,促进了六国民心相通,为澜湄合作行稳致远奠定了重要的民意基础。相信本次论坛将有效推动六国地方政府加快资源对接,深化务实合作,为促进澜湄地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作出新贡献。
(议题讨论)
与会代表围绕“地方携手 共商全球治理”“科技赋能 助力生态文明”“历史遗址的保护与活化”“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达成积极共识。会后发布《大理宣言》,各方强调将继续秉持澜湄精神,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大全球倡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密切地方交流合作,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为推动构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配套活动)
活动期间,举办了澜湄国家非遗文化及特色物产体验展。会后,与会外宾还参访了当地企业、体验洱海生态廊道、考察大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学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探寻在地方治理、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历史遗迹活化等领域的合作路径。





雲南省人民対外友好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