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驼峰航线到云南米线 线长情更长
从驼峰航线到云南米线 线长情更长
11月15日,云南日报6版整版刊登题为《从驼峰航线到云南米线 线长情更长》的文章,聚焦飞虎队和云南人民因飞越驼峰航线而缔结的并肩作战之情历久弥新,如今滇美友好已外延到文化、美食等民间交往各领域,从历史迈向未来。
9月12日,习近平主席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时指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11月2日至4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等一行组成的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到访云南。追忆往昔,飞虎队和云南人民因飞越驼峰航线而缔结的并肩作战之情历久弥新。再看今天,滇美友好已外延到文化、美食等民间交往各领域,从历史迈向未来。
米线是云南人热情款待朋友的美食之一,这种米制食品,形如长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吃法是:过桥米线。从驼峰航线到过桥米线,一个“桥”字,蕴含云南人的美好心愿:情比线长、桥连四海、亲如一家。
11月2日下午,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一行前往昆明市博物馆参观飞虎队纪念馆。云南日报记者 黄兴能 摄
一家四代:情连中美 传承友谊
20世纪40年代,一批美国青年飞行员来到昆明,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他们的战斗机机头画着大大的鲨鱼图案,云南人将图案误以为老虎,亲切地称他们为“飞虎队”。
飞虎楼、飞虎大道、飞虎队纪念馆、飞虎队主题餐厅……云南人民从未忘记飞虎队,如今云南仍保留着许多飞虎队的印记。
2004年,云南探险家金飞豹经营着一家探险旅行社,许多欧美旅行者用电子邮件向他咨询到云南旅行的事宜。一天,一位名叫葛瑞格·米莱特的美国人发来邮件,表示希望带着孙女到昆明旅行,并举办一个照片分享会。当看到对方发来的照片,金飞豹意识到,这是一批非常有历史价值的老照片。经询问他得知,照片是葛瑞格·米莱特的父亲克林顿·米莱特于1944年至1945年在昆明拍摄的。
克林顿·米莱特 金飞豹供图
克林顿·米莱特是飞虎队军医,1944年至1945年期间,他在工作之余拍摄了百余幅昆明人文市井图片和飞虎队在昆生活的照片,成为昆明最早的彩色图片资料。火腿、羊肉、烤鸭、豌豆粉、摩登粑粑……克林顿·米莱特的照片中不乏对当时昆明美食的真实记录。
在金飞豹的积极联系下,2004年5月,葛瑞格·米莱特带着父亲留下的百余幅老照片来到昆明,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了《华夏·1944·彩色昆明》图片展,展览每天都吸引着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展览上,一张当年在金碧广场拍摄的“永芳园”烤鸭店照片勾起很多老昆明人的记忆。作为昆明传统美食,烤鸭用土坯式焖炉烤制,用蜂蜜上色提味,皮黄脆不焦,肉香松软,甜嫩离骨。“永芳园”的后人认出了自家的店铺,并将保存下来的“永芳园”匾额带到了现场参与展览。
克林顿·米莱特(右) 与儿子葛瑞格·米莱特(左) 金飞豹供图
“这些照片充满人文色彩,它们也成为一条纽带,让飞虎队和昆明的故事延续至今。”金飞豹说,此后,飞虎队老兵及亲属多次来昆明访问,葛瑞格·米莱特6次重返昆明,与金飞豹等昆明人成为挚友,并促成美国的斯科耐克特迪和昆明结为友好城市。在金飞豹主编的《1945美国老兵昆明印象》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段友谊。后来,克林顿·米莱特的孙子杰西也来到昆明,并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决定在这里定居。如今这个家庭的第四代也在昆明生活、上学,成为中美友谊的最新见证。
一种味道:跨越山海 连接未来
云南本地与飞虎队相关的美食和餐厅颇受食客喜爱,云南菜也不断走出云南、走出国门、走进美国,让更多美国人品尝到云南味道的独特魅力。
云南人耿利恒的父亲20世纪80年代来到美国,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开了一间叫“云南风味园”的小店,主打过桥米线。近年来,耿利恒追随父亲的脚步,踏上了自己的云南美食传播之路,在纽约大学附近开起了“云之南”餐厅。耿利恒的餐厅除了过桥米线,还推出了气锅鸡、豆花饭、铜锅洋芋饭等云南特色美食。与父亲的餐厅相比,“云之南”装潢更现代、时尚,菜品也有不少创新,主要吸引年轻消费者。
耿利恒 受访者供图
作为云南人,耿家父子在美国传播云南美食文化;与此同时,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来自美国的“洋村长”林登正身体力行,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一起分享大理美食,比如,白族三道茶、大理酸辣鱼、油炸乳扇……
林登和家人在喜洲的一个白族民居里创办了喜林苑,通过修旧如旧的古建筑改造保护模式,让老宅焕发出了新活力。
在林登看来,喜洲作为重要的白族聚居地,就像一座博物馆,古镇早市、乳扇、喜洲粑粑等当地人的生活日常生动展现着当地的文化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如今,大理早已成为林登的家,喜林苑和当地村庄不断融合发展,其运营日趋成熟,形成集住宿、餐饮和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也成为各国朋友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续写飞虎故事
“飞虎”是一段穿越历史的记忆,也是一份跨越太平洋的希冀。
传承飞虎队精神,相知相亲,携手同行。今天,飞虎队的故事正在中美之间被越来越多人熟知,由越来越多年轻人讲述、弘扬。
103岁的飞虎队老兵莫耶(左三)在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种下中美友谊树。 云南日报记者 黄兴能 摄
飞虎队老兵后代、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副主席小克利福德·朗——共创更美好的世界
11月2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来到昆明市博物馆飞虎队纪念馆。飞虎队老兵后代、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副主席小克利福德·朗看着照片墙上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感慨万千,哽咽落泪。“我父亲来自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小镇。那年,他19岁。他从没坐过飞机,甚至没有离开过家乡。但他自愿参加了招募,飞越半个地球来到中国。”小克利福德·朗说,父亲常和家人讲述飞虎队的故事。“他很自豪帮助过中国人民,这段经历也让他和当地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一生都为此骄傲。”
此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的成员中,还有小克利福德·朗的孙子杰克逊·朗。这次中国之旅让15岁的杰克逊真正走进了曾祖父的故事,也为中国人的热情友好感动。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致力于美中友好交流,实施了“飞虎队友谊学校和青少年领袖计划”。小克利福德·朗说,他希望未来更多美国青少年参与到“飞虎队友谊学校和青少年领袖计划”中来。“年轻一代彼此相知相惜,将会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在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参观交流。云南日报记者 黄兴能 摄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成员简·伯纳·斯科特——希望飞虎队精神代代传承
今年11月,飞虎队老兵史蒂芬·伯纳的女儿简·伯纳·斯科特作为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的成员来到昆明。回忆起曾经与父亲同来昆明的情景,她百感交集。“父亲很爱中国。能在此见证和分享父亲年轻时的经历,我很高兴,也很感动。”
在简·伯纳·斯科特的印象里,父亲从不与家人谈论战争,但他乐于分享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和生活日常,他常常提起的还有他在中国交到的朋友。“父亲从美国带了很多书到中国。一个为飞虎队做饭的中国男孩经常跟父亲借书看。临走前,父亲把书都送给了他,希望他好好读书,学到更多东西,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简·伯纳·斯科特说,这次到中国的访问承载着她与父亲对中国的回忆,也寄托着她对下一代的希望。她说,美中双方共同推动这次访问活动成功实施,用飞虎队的故事教育更多孩子们。希望未来美中两国的学校多开展飞虎队的相关教育,让年轻人了解飞虎队精神,为友谊与和平贡献力量。
飞虎队中国女护士的长子高德敏——让“飞虎月亮花”再绽放
昆明人高德敏的母亲黄欢笑是飞虎队中国女护士,她也被誉为“驼峰天使”。
1912年,黄欢笑出生在广东新会,4岁时跟随家人到澳门生活。从香港玛丽医院护士学校毕业进入香港九龙医院实习后,年轻的黄欢笑目睹了战争给平民百姓带来的伤痛。当从同学处得知飞虎队在帮助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需要懂英文的护士参加医护工作,她毅然决定加入。黄欢笑几经辗转来到昆明,如愿成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昆明第95医院的护士。之后,因为战局变动,她曾被调到桂林的美军医院,后又重新回到云南。
在战地医院工作的日子里,黄欢笑和同事们每天都悉心救护伤员,她与美国军人结下了珍贵的友情。战争结束,回国后的飞虎队队员还经常给她写信、寄照片。
高德敏说,母亲一直是个开朗温和的人,几个子女继承了她的乐观,也传承了她的精神。2003年,高德敏认识了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在格林的建议下,高德敏以母亲的传奇人生为原型创作了长篇传记小说《飞虎月亮花——美国飞虎队的中国女护士黄欢笑》。此后,高德敏积极参与弘扬飞虎队精神的社会活动,同时创作音乐剧、诗歌、文章、小视频,让更多年轻人知晓驼峰航线和“飞虎月亮花”的故事。
“飞虎队的故事承载的是中美历久弥新的友谊,我愿意用一生来弘扬飞虎队精神。”高德敏说。
11月3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来滇访问。云南日报记者 黄兴能 摄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学生谭雨珊——接好历史接力棒
11月3日一早,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学生谭雨珊和同学们早早来到学校,她认真准备着自己的英文讲解词。当天,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到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参观,她要为代表团讲解学校与飞虎队的故事。
2002年,在中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昆明市外国语学校被设立为中美驼峰空运纪念学校,学校内设立了驼峰精神纪念碑。谭雨珊说,课间休息时,常有同学在纪念碑旁停下脚步,学校组织的国旗下的演讲等主题活动中,也经常有与飞虎队相关的内容。
虽然此前已对飞虎队的历史有较深了解,但谭雨珊接到这次的讲解任务时心里除了激动也有紧张。她说,没有想到自己与书本上的历史会如此靠近。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她又再查资料,撰写英文讲解稿,实地练习。代表团到达后,她落落大方的讲解,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
当天,谭雨珊还与代表团成员一同种下中美友谊树,共同观看飞虎队主题的演出。她说,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她对飞虎队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飞虎队精神是团结与友谊的象征,是为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共同努力的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更多中美年轻人传承发扬。